top of page

刊物團隊

片段工作室

(Clip Studio)

「Project. ZINE x 交換」

一開始應 Petit Alp Records 活動,我們完成了這本小刊物「Ziiine」。為延續 Petit Alp Records 的原意,我們打算將這本刊物僅作為交換。 這本刊物內含「洪申豪」、「破格音樂」、「聞腋青年唱片」的訪談內容,再由三個人分頭製做完成。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做好一份刊物,接著我們想換一本你做的。不限形式、內容,做Zine本來就是相當自由且衷於自我的表達。

 

如果你有意願一起來玩請和我們連繫確認交換細節。

來信請寄到:CLiPtw@gmail.com或臉書私訊

舉匠文化

《職人》雜誌

舉匠文化,一個新生代的小型出版團隊。 乘著創辦地方刊物的豐沛能量而創立,希望用出版完成更多人的夢想、激盪出更多想像與理想,也希望踏踏實實用出版承載新世代的社會責任。 提供獨立出版、各式出版品與印刷業務等服務。目前發行的主要刊物為季刊:《職人》SHOKUZiNE。

 

「一本翻轉臺灣技職教育的原創社會企業刊物。 《職人》SHOKUZiNE透過書寫職人故事、紀錄教育及業界現場。 《職人》自許成為傳遞夢想的媒體,替孩子點亮未來的閃閃火光。」 《職人》以「翻轉台灣當前的教育體制」為目標,讓已僵化多年的台灣教育體制有所動搖! 為了讓更多的孩童及早認識自己與未來,《職人》首創『你購買我分享』的方式:只要購買一本雜誌,《職人》將會為讀者免費再寄送一本給指定區域或偏鄉學校,讓更多孩童擁有這本雜誌,並在國高中時即透過刊物內容,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志向,更早發掘並實現自己的夢想。

INPSY

INPSY是由成大心理系學生組成的編輯團隊,觀察到大眾普遍對心理學的好奇與興趣,同時也有許多刻板與誤解, 所以希望心理學可以更廣為認識,進而實際應用在平常的思考、觀察之中,並致力於心理學更深更廣的探索。

 

INPSY的來源,除了代表心理學的縮寫(PSY.),也取inside、insight之意,並以「從INPSY看見OUTSIDE」為初旨,期許由心理學的視角去關心周圍的人地事物,同時也要回到內省本身,與自己對話。 內容包含了知識介紹、議題探討、教授觀點、主題延伸、職涯分享等專欄與討論。以易懂的方式,呈現貼近生活的心理學。

成大新聞部

成大新聞部創作方式自由,原創性高,有精美的照片,充滿設計感的風面,和最強大的文字編輯,我們團隊所做的刊物決對值得一看。

 

拓野歌是我們刊物的名稱,每個月出刊一次,風面設計由專業美編負責,風格每個月皆不一樣,依照不同的風面主題會有多個相關連的專題,另外還有關於當月的學生大事也會收錄在刊物裡,內容多元豐富,文字精彩活潑。

藍寶石

黑夜裡閃耀的一道光芒。

 

新時代的台式幽默新聞評論雜誌,就是您們說的文創嗎?

每兩週匯集當下臺灣青年的獨特觀點,坐下來練痟話,

釋放讀者平日工作勞資壓榨的壓力,

匯集眾人之聲,點醒社會腦死大眾。

都計系刊

方圓誌UPDATE

我們是成大都計系刊小組,也是一群打算將都計系刊重新定義的人,喜歡發掘城市議題、深入探討,再以文字描述並呈現在讀者面前。我們將以杜事計畫的專業角度,進行不同面向、不同類型的城市議題介紹,帶給大家全然不同的視野。

 

我們在這生活過多少歲月,但我們真的了解腳下這片土地嗎?從電視新聞看到的、從網路上分享得到的、從朋友口耳相傳聽到的——就是城市正面對的真實情況嗎?

 

每一期的方圓誌,將介紹一個城市特性或城市議題,由專業規劃者的角度來剖析問題,由在地人的立場,來陳述事實情形。

或許,在這媒體氾濫的時代,我們更該用更專業及理性來看待城市問題,關心自己所身處的環境,關心自己的所期望的城市發展。

台大意識報

台大意識報,台大的刊物性社團。成立於2008年,是校園的獨立媒體。稟持著批判反省的精神,懷抱著服務校園的熱忱,意識報從周遭的生活關心起,進而思考臺大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各種可能性。

 

意識報是一份臺大的校園刊物,每期20頁、發行量2000份、每學期5刊。包括校園議題、校園政策評論、社會議題、教育議題、臺大校史、人物專訪等。寒暑假時會到校園以外做訪調,例如花蓮長照議題、高雄五輕遷廠、花蓮港口部落,並做成特刊。

TEDxTainan

從2014年新思潮年會開始,TEDxTainan嘗試跨越地域的限制,走進台南各個社區、探究在地議題、發掘屬於土地與生活的記憶與故事。在持續連結城市社群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了許多台南人對土地的堅持、技藝的傳承與未來城市的想像,那份對於夢想的原動力,著實讓我們欽佩。因此,TEDxTainan希望用訴說故事的方式,邀請所有人,在放眼世界之前,先從在地出發!而在2015的年底,TEDxTainan策展團隊也藉由負成長時代年會,為這個時代帶出一則則透過承擔負責、邁向成長的理念與故事,為台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注入一股新的反思力量!

 

TEDxTainan經營之線上內容,以在地紀實、人物專訪與沙龍/年會策展觀點為主、照片陳述與18分鐘影片為輔,長期產出台南的生活文化等相關內容,旨在挖掘台南在地故事並散布值得分享的理念。

磚刊

我們是一群來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系的學生,系上有一個空間叫「臥龍二九」,是我們的祕密基地也是我們最保護的學生實驗室。臥龍是日治時期的教師宿舍,成為廢墟之後被學生進駐,開始在裡面實驗一些有趣的事情,學校曾經要拆除臥龍卻被學生強力反抗,保護臥龍成為我們的使命,我們必須一直讓空間維持有人在活動、有事情在發生,因此臥龍出現很多團隊,各自在做喜歡的事,磚刊就是其中一個喜歡刊物,喜歡用文字和圖來記錄生活的一群人。

 

磚刊是一本由臥龍二九出品,用學生的角度與社會對話的刊物。我們記錄以學生身分生活的時代,也希望透過刊物為學生發聲,更能透過刊物守護我們在乎空間和人們。磚刊是雙月刊,每一期以最近被討論的社會議題,或是我們關心的事,那些很想和社會談論的事情為發想,同時也記錄臥龍發生的事。目前已出版五期,正在籌備第六期。

拾紙

三個興趣各異的大學生組成拾紙工作室,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總編常常拖稿,有一個每次都要催促總編的美編兼攝影,還有一個風格強烈的插畫家

 

拾紙是一本書寫花蓮的雜誌,2015年4月創刊,創刊號走進花蓮市溝仔尾地區,以剛被拆除的福助橋為主軸,呈現這條紅毛溪與周邊住民的歷史記憶,試著喚醒大家對文化保存的意識。 8月發行第二刊,以回家為主題,詮釋鳳林小鎮的新移民文化與農舍廣建對鄉村的衝擊。將會在12月初完成最後一刊,第三刊以攝影集的方式記錄拆遷前的自強夜市。

 

拾紙工作室對花蓮的愛恨情仇就像斷不掉的金魚糞便,

我們說得出花蓮名產,卻無法明說花蓮的代表文化是什麼,

於是我們透過《拾紙》表態,報導市面上生活類雜誌不談的事,

例如在溝仔尾生存的現實生活,企圖從小確幸的洪流中脫穎而出,

喚醒民眾對地方文化保存的意識,冀希能使讀者見微知著,

進而反思我們所居住的這片土地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拾起紙本文化,直指問題核心。

諫燈Lighter

我們是由高雄中學以及高雄女中所聯合組成的團隊,由102級學長姐們成立並傳承至今,每個人都有著其獨特的任務,然而即使如此也都互相扶持、相互關照。以諫燈內部沒有上對下制、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在諫燈每個人都是Lighter。

 

這是一份由雄中雄女學生創辦的刊物。從一開始由於同學間對公共議題都很有想法,卻常常無從發聲,於是學長姐們決定參考學生自辦刊物的模式,無懼各種可能產生的壓力,從徵稿,報導,排版到宣傳都靠學生自己的力量,創辦了這份資金和編輯自主完全獨立的《諫燈lighter》,希望能在校園間提供一個討論公共事務的平台,讓想表達的聲音不再只能被埋沒。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生活著,現今已有6年歷史的《諫燈》,從不同角度出發,在事件餘溫仍存時,盡力呈現事件原貌、統整脈絡,還給讀者思考空間,並同時關注校園角落中,正在發生的事。

TAIWAN COMIX

源起,「什麼是台灣漫畫呢?」國際漫壇兩大盛事之一的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前總監慕夏(B.Mouchart)2010向旅法漫畫家林莉菁(「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作者)提出這個問題,林莉菁返台後向國內漫壇友人提議出版台灣漫畫合集,以提供給安古蘭團對參考,爭取在這場國際盛會展出台灣漫畫的機會。

 

於是在林莉菁與動畫導演王登鈺發起下,邀請了同意這項做法,擁有原創漫畫能力的國內漫畫家老中青三代,以自費方式連合出版Taiwan Comix第一集。送到安古蘭團隊手中,促成安古蘭亞洲事務負責人訪台,開啟了台灣正式前進安古蘭之路,台灣漫畫在國際盛會上終於不再缺席。

 

TAIWAN COMIX 以創作者本位出發,藉參加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與其他海外漫畫活動為目標、定期產出漫畫作品、漫畫交流的團體。

 

TX於2010年成為台灣漫壇第一張向安古蘭團對遞出的國際名片後,每年出版一到兩本合集,作者們自行打造出版平台與分攤出版費用,除了網路上販售或擺攤,林莉菁負責歐洲宣傳,介紹給歐漫界記者與策展人。

貢丸湯

我們是一群在新竹念書的學生,三五年過去,漸漸習慣新竹的風、食物跟交通,也把生命最好的時光留在這個城市裡。但就在我們生活於新竹的短短幾年間,看見許多轉變正在發生。

 

那些街角老屋的斷垣殘壁、拔地而起的新大樓,還有不知道甚麼時候消失的老店已掛上出租招牌。所有老的、熟悉的事物正在消逝,但卻想不起來他們是怎麼不見的。最後總有一天會永遠忘記那些原本熟悉的事物,才發現關於這個城市的身世正在一點一點地消融。

 

過去三十年來,新竹因科學園區見證了台灣高科技業的成長,享受著經濟成長的果實。在這過程裡,新竹也經歷了劇烈的社會變遷、地景轉變。產業停滯、房價高漲、交通壅塞、公共空間缺乏、文化資產拆除等等議題,在這幾年間也漸漸浮現。看似一切都讓人感到灰心。

 

我們想改變這件事,想讓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看見地方,期待新竹不再只是一個過站,是可以把人留住的城市。讓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重新看見這座偉大且悠久的城市。進而開始討論關於城市生活的想像是甚麼?對新竹有甚麼樣的期待?首先,想從讓大家「看見新竹」開始。

 

一直以來,新竹都沒有一本親近常民的地方刊物。雖然新竹市文化局出版許多重要且深刻的文化書籍,但是往往過於艱深,使認識新竹成為一件門檻很高的事。當我們無法真的了解一個城市,就無法對自己生活的地方周遭給於真切的關心。但其實新竹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前輩、夥伴、團體在默默耕耘,此外當然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文化、故事。我們想讓這些東西被看見,介紹這些人、事、物給那些想要關心新竹、認識新竹,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讀者們。因此,有了這本刊物。

長榮在地誌

長榮在地誌是由〈Wu Talk!〉台南在地誌的吳啟豪老師,帶著一群對編採有興趣的長榮大學生進行一場了解在地的探險,他們把自己看見的、且希望大家知道的寫成一頁頁的文稿進而做成一本雜誌,期待你們重新認識我們身在的長榮大學!​

國際茶亭Global Tea Hut

Tea Sage Hut is a center of tea wisdom, offering residential as well as long-term courses in Cha Dao. Students here do not learn simply how to make tea, but how to serve it. Cultivating a life of tea involves a lot more than just learning the skillful means, the gongfu, to brew a better tasting cup. We have sought to build harmonious, peaceful tea spaces where people can come to make use of a large collection of tea, teaware, tea wisdom, as well as to learn or practice meditation and self-cultivation. We also seek to expand community, promoting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tea production, connection to ourselves, our environment and to each other through tea.

 

Global Tea Hut is a full-color magazine, featuring in-depth articles on tea wisdom, tea science, tea processing, tea brewing, tea history and Cha Dao. It's produced entirely by volunteers. It's completely free from advertisers and endorsements. And it's filled with a love for Tea that far surpasses what you'll see in any other magazine!

見微雜誌

《見微》試圖讓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議題或知識轉化,以影像創作的方式,帶出耐人尋味的故事。

 

 

 

 

 

 

 

 

 

鐵道青年

由青年創辦的鐵道雜誌,記錄台灣土地上的故事,聚落與產業。以青年的觀點,藉由鐵道踏查,看見台灣鐵道之美。

府城文創

【府城舊冊店】是有感情的本土冊店 2012年台南百家好店/問路店/文創/出版/講座/台語讀冊會 以日治時代超過70年近百年的老書為封面, 做「府城文創-日記本及札記本」 並榮獲『臺南市古蹟區民間設計紀念商品104年度徵選』 賣場為一棟1-3樓及地下室, 每一樓層為40坪 ~全年無休 ~ 有一般圖書及台南市政府、台灣文學館政府出版品 2樓為50~60年代作家作品專區 3樓為讀書會、講座教室及「台南故事館籌備處」 發行文化部補助「藏書之愛雜誌」及出版台語冊庫​

bottom of page